2025 年 7 月,《Nature Metabolism》杂志刊登了一篇来自中国的研究论文 —— 上海体育大学郭亮教授团队通过小鼠模型实验炒股配资手机版,首次发现孕期运动可通过激活母体脂肪组织中的 SERPINA3C 蛋白,调控子代代谢健康,这一发现为 “运动胎教” 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,也让运动健康的研究进入 “代际传递” 的新维度。
“我们的研究始于 2018 年,当时团队注意到一个现象:临床数据显示,孕期坚持运动的母亲,其孩子在童年时期出现肥胖、糖尿病等代谢疾病的概率,比孕期久坐的母亲低 30% 左右。但具体的分子机制是什么,一直是个谜。” 郭亮教授在接受采访时,回忆起研究的初衷。为了破解这个谜题,团队构建了 “孕期运动 - 母体脂肪 - 子代代谢” 的研究模型,选用 C57BL/6 小鼠作为实验对象,将其分为三组:孕期持续运动组(每天进行 30 分钟中等强度跑步)、孕期间歇运动组(每周 3 次,每次 40 分钟高强度跑步)、孕期久坐组(无运动干预)。
展开剩余76%实验过程中,团队遇到了不少挑战。“首先是小鼠运动的标准化控制,我们需要确保每组小鼠的运动强度、时长完全一致,为此专门设计了小鼠跑步机,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小鼠的跑步速度、心率等指标。其次是子代代谢数据的长期追踪,我们从子代小鼠出生后第 1 天开始,每周检测其体重、血糖、胰岛素水平,直到 6 个月大(相当于人类成年期),前后共收集了 10 万余组数据。” 郭亮教授的团队成员、博士生王萌补充道。
经过 7 年的研究,团队终于找到了关键 “密码”——SERPINA3C 蛋白。实验发现,孕期运动组的母体脂肪组织中,SERPINA3C 蛋白的表达量比久坐组高 2.3 倍;这种蛋白会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,激活 PI3K/OGT/Tet 信号轴,进而调控子代脂肪细胞的基因表达,减少脂肪细胞的过度增殖,降低脂肪堆积的风险。“简单来说,孕期运动就像给母体脂肪组织‘按下了一个开关’,这个开关产生的 SERPINA3C 蛋白,会给胎儿的代谢系统‘打预防针’,让他们在出生后更能抵抗高脂饮食带来的代谢紊乱。” 郭亮教授用通俗的语言解释道。
为了验证这一机制的有效性,团队还进行了 “蛋白注射实验”:给孕期久坐的母鼠注射 SERPINA3C 蛋白,结果发现,其后代的代谢指标与孕期运动组的后代无显著差异。“这进一步证明,SERPINA3C 蛋白是孕期运动影响子代代谢的核心因子。” 王萌说。
这项研究的意义,不仅在于揭示了运动健康的代际传递机制,更为肥胖症等慢性疾病的防治提供了新靶点。据《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(2025 年)》显示,我国成人肥胖率已达 16.4%,儿童青少年肥胖率达 11.7%,肥胖相关的糖尿病、高血压等疾病正呈现低龄化趋势。“如果我们能基于这项研究,制定科学的孕期运动处方,让更多孕妇通过运动激活 SERPINA3C 蛋白,就能从源头减少儿童肥胖的发生,这对降低整个社会的慢病负担具有重要意义。” 郭亮教授强调。
事实上,郭亮团队在运动与代谢健康领域的研究已持续多年,近五年在《Nature Metabolism》《Cell Metabolism》等顶级期刊发表论文 10 余篇,先后破解了 “运动改善肝脏脂代谢”“运动促进脂肪组织棕色化” 等关键科学问题。“我们的研究始终围绕‘运动如何作用于身体’展开,之前更多关注运动对个体的即时影响,现在则延伸到代际层面,希望能为不同人群制定更精准的运动方案。” 郭亮教授说。
目前,团队正与上海多家妇幼保健院合作,开展孕期运动处方的临床试点。“我们根据孕妇的孕周、体重、健康状况,将运动处方分为三个阶段:孕早期(1-12 周)以温和的拉伸、散步为主,每次 20-30 分钟;孕中期(13-27 周)可增加孕妇瑜伽、游泳等,每次 30-40 分钟;孕晚期(28 周后)以低强度的盆底肌训练、慢走为主,每次 20 分钟左右。” 参与试点的上海某妇幼保健院产科主任张莉介绍,目前已有 200 余名孕妇参与试点,初步数据显示,参与者的孕期并发症发生率降低了 25%,新生儿的体重达标率提升了 18%。
“未来炒股配资手机版,我们计划将 SERPINA3C 蛋白作为生物标志物,开发快速检测试剂盒,通过检测孕妇体内该蛋白的含量,动态调整运动处方。同时,我们还将研究不同运动类型(如力量训练、有氧运动)对 SERPINA3C 蛋白表达的影响,让孕期运动处方更具个性化。” 郭亮教授表示,运动科学的研究永无止境,他们希望通过持续探索,让 “运动有益健康” 从常识变成可量化、可调控的科学方案,为全民健康贡献力量。
发布于:四川省广盛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